第227章冬天里的一把火-《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

    天蒙蒙的亮了。

    “咔咔”的,永定门巨大的城门慢慢开了。

    一阵寒风立刻吹来,把等着进城的百姓吹得一哆嗦,突然,从天地坛传来一记钟声,又是一记钟声,所有的人都抬起头向钟声传来的方向望去....

    天地坛的钟声在整个神京上空回荡。

    望向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,不少人摇头叹息,这已经是皇帝斋戒祈福的第三天了。

    静鞭三响,祈年殿殿门开了,穿着浑身孝服的贾珝走了出来,广场的雪地上站满了随祭官员,无数双眼睛都望向了打开的殿门。

    贾珝将手一挥,两个司礼监大太监立刻将殿门关上,众官员一惊,一齐茫然地望向贾珝。

    贾珝向众官员默默地扫视了一眼,说话了:“有旨意。”

    两个大太监和众官员们都跪了下来。

    贾珝淡淡道:“都散了吧。”说完,转身大步离去。

    众官员都怔住了。

    两个大太监对视了一眼,贾珝没有叫“起”就走了,该怎么办?

    张嘉诚和孔谦对视着苦笑,同时摇了摇头,率先站起。

    贾雨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了几下,鼻孔里轻轻地哼了一声,接着也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众官员这才爬了起来。

    天佑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,大雪纷纷扬扬,这几天贾珝为祭天之事颇费心神,皇帝自打进了祈年殿就再也没有露过面,除了衍圣公,自己也只能在珠帘外回话,张嘉诚等人更是连殿门都进不去,这让贾珝十分头疼,官员们一连数日见不到皇帝就会心生疑虑,自己可没有这么多精力来应付这些没事干的文官们。

    “部堂!”

    身后有人在叫他,贾珝回头,见显武营主将、平原侯蒋子宁走了过来,贾珝停住脚步,“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“回禀部堂,兵部誊抄来的军报,说请部堂立刻看军报。”

    “军报在哪里?”

    贾珝的心中有些不安起来,蒋子宁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递给了他,贾珝打开了公文,看着看着,脸色变了,果然是泰安侯沈奕的军报,这个赵胜当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冒这个险了,这可是六万精锐大军,他怎么敢!还有皇帝,至今也不表态。

    贾珝长长出了口气,目光复杂地望着连廊外纷纷扬扬的大雪。

    冬至,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永安帝朱武城亲率百余名官员来到天地坛斋戒祈福,午后内阁送来了一份檄文,李文忠“清君侧、扶太孙”的檄文,这是紫荆关守将收到之后连同信使一同送来的,据那名信使所说,李文忠一共送出了三十七份檄文,具体送给哪些人他并不清楚,不过肯定是送给各地的藩王还有忠于太上皇的将领,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安,所有人都知道,这样的事情不能查,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迅速结束这场闹剧,否则肯定会出事。

    压力自然就给到了兵部这边,所以经过一番商议,将泰安侯沈奕弹劾赵胜的奏折呈给了皇帝,不出意外,如石沉大海,自己刚在祈年殿内提了一句,可惜,皇帝只回了一句‘还在看’。

    帝王无情,他真的领教到了,贾珝的拳头渐渐捏紧了,很好,他倒要看看没了这六万精锐大军,皇帝如何破局?

    蒋子宁忍不住了,试探地问道:“部堂.....”

    贾珝省过神来,将军报一递,淡淡道:“你也看看吧。”说完,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。

    已经是第三天了,贾珝还是有些不适应,在家丫鬟服侍,在军营有亲兵,没有办法,只能自己动手,一大盆铜盆里的炭火红红的燃起来了,贾珝又将另一盆里的炭火吹着了,尽管升了两大盆炭火,贾珝还是觉得寒冷,这地方常年没人住,一点人气也没有,走到隔间将小火炉点燃,烧水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小火炉上的铜壶嘟嘟地冒着热气.....

    先给自己倒了碗热茶,又倒热水绞了快热毛巾慢慢温擦着面部,立马暖和了不少,没了人伺候,根本不适用,叹了口气,走回书案前坐下,端起茶碗喝了两口,身上更暖和了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忽然,门外传来了衍圣公的声音:“忠武侯,老夫可以进来吗?”

    “请进!”

    贾珝正坐在书案前挥笔疾书。

    厚厚的门帘掀起,一阵寒风立刻将好些雪花吹了进来。

    衍圣公愣了一下,还是轻步走了过来,“忠武侯?”

    贾珝举起手中那支笔,望了望书案上的字帖,将笔放在笔架上,搁下笔,在旁边的铜盆里洗净了手,一边擦着,一边说道:“你老不在祈年殿陪着陛下,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?”

    对着窗外的光线,衍圣公不断地调整着距离,仔细地看着书案上的字帖,半晌,满脸喜色地说道:“好!好!好一句‘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’,唉——不服老是不行了,这未来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舞台。”沉默了一下,接着说道:“流言终是流言,仅凭这首词,同辈年轻人中,你可当第一。流言害人啊!”
    第(1/3)页